Preface

尽量晚一点投降
Posted originally on the Archive of Our Own at http://archiveofourown.org/works/68775211.

Rating:
Not Rated
Archive Warning:
Creator Chose Not To Use Archive Warnings
Category:
M/M
Fandom:
Fantastics from Exile Tribe (Band)
Relationship:
Nakajima Sota/Yagi Yusei
Language:
中文-普通话 國語
Stats:
Published: 2025-08-06 Words: 15,502 Chapters: 6/?

尽量晚一点投降

Summary

。Sota * Yusei,前后有意义,虽然不知道这篇有没有车
。慢慢慢热,一点观察,一点自我意识过剩的抒发,没写完,我努力至少写到谈恋爱(?)

 

。记者 * 演员

Notes

据说早年间国内某新闻媒体的门户主页标题就是“尽量晚一点投降”。
马尔克斯在《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里写,“事情坏就坏在投降上面”。

Let's 争取尽量晚一点投降。

Chapter 1

Foreword

 

 

中岛飒太对着笔记本发了很长时间的呆。

有人走过来敲了敲他的车窗。

他抬起头,发现八木勇征隔着一扇厚厚的玻璃与他对视。

 

被发现了?

他迟疑几秒,最终决定随便找点什么借口敷衍过去。

车窗缓缓降下,他还在思索应当如何开口,听见八木勇征说:“以后不要再来了。”

Chapter 2

中岛飒太高中时候比较擅长理科,填报升学志愿时也从未想过自己会和文字为伍,进入报社做实习生只是偶然中的偶然。

 

这间报社曾以跟进各类社会事件而全国闻名,但光凭新闻专题报道不足以支撑庞大的人员开销,于是社长大手一挥,开辟娱乐八卦新版块,以挖掘公众人物的密辛为主要方向。从效益上来说,娱乐八卦部门肯定更好,只要标题够抓人、内容够劲爆,几篇报道就足够全体社员吃喝不愁。

“年轻人,肯定还是对娱乐圈比较熟悉吧?”报到第一天,他的前辈就这样说过,“社科类跟进报道太苦了,经常要去荒山野岭待好几个月,没点心性肯定吃不消。”

“哈……”

“你不要觉得娱乐记者不好。我们也是很努力的,没有知情人士提供线索的时候,就只能靠自己的双脚,一家一家跑过去,直到筛选出有用的内容。有时候要秘密采访,调查,比对,还要盯梢。这些都锻炼出来以后,才会对你将来去做更重大的民生新闻有帮助。”

前辈其实也不过比他大了三五岁,说起这些话的时候一套一套,让人找不到反驳的漏洞,“而且现在很多人,其实对社会新闻不感兴趣。他们会觉得,现实生活都这么沉重,如果还不能从SNS或者杂志上获得乐趣,那也太无趣了。如果没有我们的存在,他们又从哪里知道那么多趣闻呢?”

中岛飒太再次举手,打断了他:“前辈,其实我想问,您刚刚说的‘采访、调查、比对、盯梢’……这些,都是合法的吧?”

“……”

就这样,有点儿磕磕绊绊地,中岛飒太正式地成了这里的实习生。

虽然前辈对他说了一堆理想、意义,听起来也确实让人心动,但实际上更多时候他也只能在报社内部做文件打印分类整理的杂活。

前面说过,进入报社并非他的本意,可如果真说这份工作与他相性不合,倒也未必。

除了连夜联系印厂更改头条之类的紧急情况,更多时候中岛飒太站在打印机旁,顺便观察报社内的其他成员。长相、发型、惯用手、说话声音和习惯、工位上摆放的私人物件,甚至熬夜工作时喜欢美式还是拿铁,这些细节足以勾勒出一个人的性格和生活状态。

学生时期他的国语老师要求每2周上交一篇随笔,内容规定为近期的所思所想,中岛飒太写到后面没有话题,干脆每周观察一位同学,然后在本子里随手一段速写。这个系列得到了老师的好评,也得到了部分同学的关注——但也有人对他提出异议,“不要把我写进去,不想被别人知道”。

报社的工作就很好。因为写报道,是注定要去了解一件事、一个人的。这是工作上的便利。

 

中岛飒太进入报社后,第一次和前辈出去盯梢,是收到线人爆料——某某女演员卷入不伦恋,情夫是个比她小了整整十二岁的男爱豆。爆料给得很详细,包括今晚女演员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和什么人见面,简直像是她本人的聊天记录成精。

于是两个人开车到东京某高档住宅区附近蹲守几个小时。

前辈开了今晚的第二罐速溶咖啡:“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来,这个线人没说。”

“我不太明白,”中岛飒太翻开笔记本的崭新一页,又从口袋里摸出圆珠笔,“爆料人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

“是她老公。”

“……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完全可以雇用私家侦探吧。”

“她老公早就请过了,也掌握了证据,啊……我没跟你说过?这个报道是经过其他同事事先确认过的,因为照片已经随着爆料信寄到了公司,出轨的事实毋庸置疑。”

“协商离婚不就好了?”

“你知道的,今井女士是名人。她结婚的时候你应该还在上初中?高中?结婚对象是圈外人,企业家,生意做得很大,唯一的缺点是长相……放在普通人里也算一般。走过这么多年,一直都很低调,也没有婚变的传闻。而这次和她有不伦恋情的,是最近刚出了大hit曲的top爱豆,长相和名声都明显超过她的原配。”

中岛飒太手里的笔滑下去,在笔记本上留下一道不流畅的线。前辈没有把话说完,但不难理解。一个长相不佳的圈外原配,或许早就因为自己与女方之间的形象差异耿耿于怀,这次恰巧发现女方出轨,对象则是无论名声、长相,或者是年龄都远远优于自己的男爱豆,更是容易心态失衡。

原配不急着离婚,反倒转向他们这样的媒体,无非就是希望报社曝光女方的所作所为,让女方身败名裂、事业尽毁。

“我们介入这样的事,好吗?”

“是三方有利啊。”前辈似笑非笑看他一眼,“对原配来说,他的目的达到了;对我们来说,独家报道,肯定又能狠狠赚一笔订阅费;对于公众来说……当然也是好事。今井女士平时在电视剧上总是扮演知性成熟的职业女性,近期还有一部律政剧热播,大家都很爱看她出演的作品。但假设她私下里并不是一贯以来银幕形象所展现的那样呢?她是公众人物,她的私生活,并不属于法律规定应当保护的范围,公众有权知道真相。”

于是中岛飒太不再与他争辩了。

那天今井女士果然出现在了约定的地点;她和一个戴着黑色口罩、鸭舌帽压得很低的男性一起进入了那个小区,几个小时以后独自出来,束发变成披发,口红颜色也换过了。以上这些足够写一篇详尽的娱乐新闻。

报社有意锻炼他,要他先去写初稿。中岛飒太奋战半夜,几经修改,送去审阅文件只有短短一页半。前辈放下手机接过稿件,还未熄灭的屏幕中央是上季度的订阅人数走势折线图,数据非常亮眼。中岛飒太原以为总会得到批评,没料到前辈赞不绝口,“这句写得很好啊飒太。‘现身于小区门口的今井,眉眼中带着愉快的神情’。排版的时候可以把她前几年和原配现身活动的图、这次我们拍到的图,做个对比。”

“我只是——”我只是诚实地把这句话写出来。

刚满21周岁的中岛飒太,很擅长观察周围的人,有时也会对网友进行分析解读,却还没能摸透前辈这句话里的意思。

他写的文章被大篇幅采用了,当然也经由“更了解女性读者”的另一位编辑的整合与修改,最终被曝光出来,已经是两周之后的事。

如前辈所预料的那样,一石激起千层浪,订阅人数再创新高。与自己所预计的那样,今井遭到读者的口诛笔伐,很快有几家公司宣布停止与她的CM合作,再接着已经投入拍摄的电视剧也暂时中止……一只蝴蝶拍动翅膀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网友们把那句“愉快的神情”截取出来,在今井的ins下质问她,你既然那样快乐,为什么不早点收拾好婚姻问题,和你的原配离婚?

——可我只是。

读到这些留言时,中岛飒太正在报社顶楼的天台上晒太阳。阳光猛烈,照得他手机屏幕都发烫。白色的网站页面,黑色的留言字体,竟然也会在这样强烈的光照下模糊在一起,几乎看不清。

有个声音在他的心里轻轻地说,可我也只是疑惑。

她沉浸在那段关系里,看起来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网站的留言写,“没想到她是这样的人”“无论怎么说婚内出轨都不对”“哪怕是明星也没有豁免权”。这种曝光是正确的吗?我是做了正确的事情吗?中岛飒太还没有想明白,为什么此刻自己并不觉得很快乐。他点开电子刊上的链接原文,他只是个实习生,名字暂时还不配挂在上面。但哪些句子出自他之手,他自己记得相当清楚。

但他来不及继续为自己胸口的沉重找理由。

Chapter 3

报社的工作又多又杂,这个采访过去了又有那个专题。中岛飒太通常只负责其中的一小个环节,完成后还要再拿去给前辈检阅,偶尔听到前辈和其他人开玩笑说“带实习生可不容易,比自己单独做更花费精力”以后,他就决定尽量减少错误,为彼此都节省时间。也因此,关于今井女士的遗憾,逐渐变成心上一个豁口——偶尔想起来还会觉得难受,但想起来的频率越来越低,直至将它淡忘。

他初来乍到、人微言轻,即便转正也只是这个行业内的小小一环。如果把他比作是一颗矮行星,那么他所在的部门无疑就是整条柯伊伯带;报社也许是庞大的太阳系。再往外扩展,太阳系仍旧在银河系内。而银河系在整个宇宙中也并没有那样举足轻重的地位。

即便早已知道这个道理,中岛飒太有时候还是忍不住想,要是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在这个太阳系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好了。譬如一个自己完整策划的专题、一篇独立撰写的深度报道。

然后就在他实习的最后一个月的某天,前辈忽然兴冲冲地跑过来,对着他以及其他几位同事炫耀似地晃了晃手机:Big News!

手机网页上是今天刚公布的某部大制作电影cast信息。

中岛飒太听朋友提过,导演在国内算是新人,但前几年在欧洲文艺市场闯出一片天地,备受国内投资人和观众的期待。Cast上重要角色基本由国内公认实力派担纲,其中不乏能单抗票房的巨星,唯独一个名字在其中十分扎眼。

“八木勇征……啊,就是前几年刚出道的那位吧。一开始是歌手身份出道,这两年他们公司有意推他进影视圈,一直在试水,但前几次效果不太好,属于粉多黑也多的类型,争议不少。他怎么也在?”

“这就是我们需要去挖掘的了。”前辈嘿嘿一笑,“有人匿名联系我们,说他是靠特殊关系才拿到的这个角色。如果能够靠这个线索挖出什么内幕消息,那肯定很轰动……”

“然后就被他的粉丝骂。”一位胖胖的同事耸了耸肩,“他粉丝很凶的。”

“又不是没被骂过。”前辈并不介意这点小事,“只要报道的内容是真的,就算粉丝闭着眼喊不听不听,更多的大众能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

“但这电影很快就要开拍了吧?片方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换人。”

旁边的人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中岛飒太回到自己的电脑前,输入这位中心人物的名字。维基百科页面有详细的描述,以及大幅清晰照片。确实是好看的脸,他想,怪不得很受欢迎。履历,作为歌手的作品不少,也拿过一些奖项,演员部分则相对来说少些。和刚才说的信息全都对上了。

中岛飒太心里浮起某种模糊的感觉。彗星拖曳着长长的尾巴,嘭的一声砸到了自己眼前。

“飒太?”前辈拍拍他的肩膀,“这次你也一起来。”

“去哪里?”

“老办法,跟梢。他如果真的背后有什么资本,多观察一段时间肯定能找到蛛丝马迹。”说着前辈凑过来盯着他的电脑屏幕,又垂下视线看他,“你这么快就开始预习了?速度真快。”

中岛飒太点头,抓着鼠标的手心微微出汗。“想至少先记住脸。”

 

电影的拍摄周期预计是四个月,半封闭式拍摄。

正式行动前中岛飒太被叫到社长办公室,社长承诺要是这次干得好那就直接跳过后续的新人考察期,可以和他签署长期合同,他怔住,在社长问出“还有其他想知道的吗”之后立刻接上,“……这次有这么重要吗?”

“啊啊,毕竟是流量嘛!”社长呷着红茶,飘起来的水雾将他的表情模糊,“不仅仅是八木,对你,我们也很中意啊!”

这不对劲。中岛飒太难以摆脱掉这种奇异的感觉。

电影开机前几天,中岛飒太完成工作后回到家里,一个人对着电脑屏幕把八木勇征之前演的偶像剧都看了。说是公司推得厉害,其实也能看出投入不多,刷脸意义大过精心规划。如果要客观评价,剧本硬伤颇多、角色设定也不算太讨喜,八木勇征的演技放在这里倒是够用。

纵向评价,八木勇征还算不上是表现最好的那批演员,演文艺片或许有些困难,也怪不得有人对他拿到角色的方式充满质疑;横向评价,和同为爱豆歌手出身的年轻演员比较的话,却也绝不能说他有多差,也许只是缺少机会,还需历练。

有必要特地为了“匿名爆料人”的一条指向性不明显的线索,就做到这个程度吗?这是中岛飒太对于此次报道策划最犹豫不决的部分。

再怎么犹疑,工作毕竟是工作,熬了两个大夜的中岛飒太打着呵欠,准时出现在了第二天的工作现场。今天是剧组开机仪式,所有演员都会到场,即便没有爆料,光是现场照片也足够写新闻的了。前辈问他,“会拍照吧?交给你了”,说着自己则翻开了报纸,从中缝里偷偷地窥视周围的一切,非常老派的做法,赌的就是不会被发现。

八木勇征是比较晚到现场的。他今天穿了一身休闲装,用卫衣宽大的兜帽遮掩住大半张脸,步履匆匆,身边是经纪人、助理、保镖,阵仗不小。门口有些staff提前过来迎接。

“真的和传闻中一样拽啊,光是助理就带过来三个……”

中岛飒太咔嚓咔嚓按着快门,努力在人群缝隙中对准八木勇征的脸。

剧组里都是禁止拍摄的,他们能跟踪的范围就这么点,真能找出什么蛛丝马迹来?等到八木勇征完全地跨进门去,中岛飒太松懈下来,逐张查看刚才拍摄的瞬间,即便隔着人群和距离,为了聚焦甚至牺牲了清晰度,八木勇征低垂的眉眼收敛了锋芒,却依旧漂亮得炫目。其中一张照片上甚至出现一个亮白色噪点,他放大去看,原来是单边长耳坠,银质的,伴随着低头的动作落下来。

但他其实不拽。中岛飒太想。

声势浩大是表象,八木勇征给门口的每位staff都鞠躬问好了,动作流畅得看不出半点勉强为之的痕迹。

中岛飒太想和前辈分享这个发现,但前辈只是戳戳他的胳膊,“又有人来了,再拍两张。”

 

整天都耗在盯梢上哪能算是方法。相机和手机齐刷刷宣告没电,车载充电速度奇慢,中岛飒太只能继续观察每一个出现在视野里的人物,在心里分析他们的习惯、喜好,通过衣着打扮猜测对方大约负责的是剧组里的什么职务,就这样第一天迎来了尾声。

和他们一起来的娱乐记者其实不少,有一些拍完上班路就打道回府了,还有些估计是和他们一样等着首日下班路,中岛飒太去便利店买饭团的时候顺便打听了一圈,为八木勇征来的人不少。他试探着问是不是有什么大八卦,但基本得到的回复都是否定。也许是同行之间必须保密,又也许这次真是他们拿到了独家消息。

八木勇征又是比较晚结束的。他出现的时候,各路长枪短炮对着他,生怕错过他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

毕竟是出道几年,八木勇征估计也对这场面熟悉了。他和经纪人低声说了两句,像是在商量什么,最后以经纪人妥协结束。再接着,中岛飒太就看到八木勇征朝着他们的方向走过来了。来不及藏起相机,只能暂时把它搁在大腿上,手机还在充电,拿起来的动作又太刻意。八木勇征已经出现在窗边,他躲无可躲,只能降下车窗,努力地摆出一个和善的表情。

——会不会看上去很奇怪?

眼前这个人现在是卸妆状态,和定妆照其实差别不大,甚至看起来稚气更重。他开口说话的声音和中岛飒太在电视剧里听过的也不一样,声调更低一些,“辛苦了。”

“啊,不……”

还没等解释,八木勇征递过来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的是单人份的食物和饮料,餐盒底下还是热的。跟在后面的助理是个扎双马尾的女生,俏皮地补充道,“勇征君亲选哦!”见他们这么热情,中岛飒太下意识地接过来,又觉得似乎不该收,而身边的前辈则是没怎么抗拒就接下了,又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八木勇征对他们笑笑,然后去下一家媒体的商务车旁边了。

前辈帮他把车窗升回去,重新把车子内部打造成密闭空间,这才悠悠开了口:“很多明星都会做的,给探班媒体送点礼物或者零食,打点关系的正常手段。你饿的话就吃吧,别有负担。”

“……好。”中岛飒太其实已经吃过饭团,现在不太饿。他的目光紧紧跟随着八木勇征,就当他见识少吧,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明星像这样逐个和在场的媒体打招呼的。

和人群保持距离属于“拽”“耍大牌”,给探班媒体工作人员选了夜宵饮料,又可能是“打点关系”。那么,应当怎么做才能算得上是态度友善亲和呢?中岛飒太这样琢磨着,拿起了饮料。他发觉前辈又把报纸摊开了,还是之前已经阅读过的那一页。

现在已经不用伪装了、人家都知道我们是媒体了啊。何必要再从中缝里窥视人家呢?

中岛飒太正在拧瓶盖的手停下了。

“前辈,我有个问题想问你——”

“嗯?”

“你是不是,不喜欢他?”

话出口的瞬间狭小的车内温度骤降至零点。前辈的脸上闪过一丝意味不明的表情——迅速到中岛飒太觉得是自己太紧张所以出现了幻觉——紧接着清了清喉咙,“怎么会呢?我对所有明星都一视同仁。跟你说,做娱乐记者没有自己的偏好才是最合适的,这样就不会被粉丝或者anti影响判断。”

没有正面回答啊……

“飒太你才是要多当心,人家只是给了你一点点好处,你就因此心存感激的话,是写不出公正的报道的。普通的恋情新闻也就算了,这种涉及行业内幕的消息,是绝对不可以带有私人情感的。”

前辈依旧冷静,伸手压低了帽檐。

Chapter 4

光是盯梢没有效果,蹲守上下班路也难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前辈神通广大,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两张工作证,分给中岛飒太一张:“进去以后也不能总腻在一起,我们还是分头行动,想办法找出经常接近他身边的人物,你不认识的话就都拍下来,回去再慢慢分析。”

中岛飒太点头,欲言又止。

“放心吧,正规的,你不说出去就行。”前辈宽慰地拍拍他的肩膀,“见机行事。”

起初担心莫名其妙混进去两个生面孔,肯定要遭到剧组怀疑,然而等真进了拍摄现场才知道:这里来来往往的人太多,像他们这样的小角色,没人在乎谁来谁走。中岛飒太跟着打了两天杂,有时候被叫去搬东西,有时候则被分派去跑腿,倒是离拍摄现场越来越远了。他毕竟有本职要做,不能真混成这里的一分子,于是在休息间隙找了个看起来还算面善的询问:“今天八木桑没有拍摄吗?”

“怎么,你没拿到拍摄安排吗?”对方从手机里调出一份文件,“每天群里都会发。”

“之前手机拿去修过,一直没好,”中岛飒太扯了个谎,“Line群组吗?我好像收不到讯息。”

于是顺利地加上对方的Line好友,进了工作群组,顺利get今日安排。两个小时以后八木勇征有一场戏。对方看他仔细研究日程,不由得笑起来:“什么情况?你不会是八木的粉丝吧?”

“诶?啊……是。”

“少见啊,一般都是女粉。你喜欢他什么?”

中岛飒太迅速在大脑里调动近期搜集到的关于八木勇征的信息,挑了几个不大会出错的特征拼在一起:“人长得好看,而且性格也很温柔。”

“……你该不会是、颜控?”对方哈哈大笑起来,挥了挥手,“想去看的话就去吧。忙完这边就没事了。”

 

拍摄比预定的时间晚了十来分钟开始,据说是调动有些小问题,不影响整体效果。

在来之前中岛飒太已经预习过这部电影的大致内容。

影片翻拍自20世纪60年代的经典,八木勇征饰演的角色戏份吃重,但实际台词不多,更需要他以眼神、表情、动作来表达人物内心,对演技要求不低。据说导演光是研究剧本就研究了两年多,又请了专门的编剧团队来“本地化”,野心勃勃预备再次一鸣惊人,却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拍板八木勇征出演。

网络上对此的猜测主要分为两波,一波觉得八木勇征这次是带资进组,他的公司属于有名、但运营效果一般的,没准就想借此机会推出爆款;另一拨觉得导演更想赚钱,所以选择八木勇征主要是看中他的粉丝团体,至于演技慢慢调教也行。总体来说,对于导演的期待大于对八木勇征的期待。

八木勇征的拍摄还算顺利,不到三小时就结束了今天的日程。

看起来导演对他今天的出演很满意,还特意把他留下来给他讲戏。

周围的工作人员没那么快散开,中岛飒太远远望了一眼被很多人围聚在中间的八木勇征,却发现对方也在若有所思地看向这边。

 

剧组拍摄直到晚上十一点四十分才收工,中岛飒太回到车上,前辈还没返回。他等得无聊,干脆掏出笔记本。

今天拍摄的是剧本第一幕的内容,八木勇征饰演的角色,在电影里也是舞台剧演员,但某一天他忽然出了点状况,在搭档说完台词以后安静了许多秒。台下观众以为是特意安排,屏息等待。搭档以为他忘词,小声提醒。八木勇征在长久的沉默之后忽然笑起来,并且为刚才的行为辩解:对不起,突然不太想说台词。

荒诞派的开头需要用强烈的反差来营造氛围。八木勇征之前出演过舞台剧,因此对这个身份不算陌生。真正需要他琢磨的,是那段沉默和停滞。中岛飒太靠在椅背上,回想起刚才近距离看到的演出,八木勇征的停滞非常突然,断线的人偶一般直直地坠落下去。眼睛和嘴唇没有大的动作,组成了一个追忆往事的表情,仿佛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信息,而具体的内容却在画面之外。

摄影给到一个近景特写。

这大约是决定性的一幕吧。整部电影都要从这里开始奠定基调。平心而论,八木勇征其实并不是电影圈大导们钟爱的那类演员,他还年轻,脸上不够“有故事”,年龄又不够小,不是“能够随意染上色彩的白纸”。然而中岛飒太不得不承认,自己看着那双眼睛,非常有探究的冲动,并且……

八木勇征直视镜头,而镜头的另一侧,是和他一样坐在这里观看的观众。

那目光中有种力量,仿佛镜头破碎了,画面内外的界限消失了,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自己的眼前。

……眼前?

紧接着他就在车窗外看到了那双熟悉的眼睛。八木勇征确确实实隔着一块玻璃看着他。

和上次一样,八木勇征敲车窗,他下意识地摇下来。

这个人的声音有点沙哑:“以后不要再来了。”

“什么?”他决定装傻。

“我记得你,”对面说话却很直接,“在开拍之前,当时你不是坐这辆车,你应该是媒体吧?拍摄现场是对外保密的,如果媒体对外爆料的话就违反片场规定了。所以请你以后不要再——”

“只见过一次,也能记得这么清楚吗?”中岛飒太震惊。

“…请你以后不要再来了。”

“等等。”中岛飒太很明白,既然已经被对方抓住了,就必须再随便说点什么理由暂时缓和气氛,否则策划这么久的报道被自己一个人弄没了,那也许不仅仅是被扫地出门,想到这里他也顾不得再隐藏身份了,“我确实是在报社实习没错。这次过来是因为想要对八木君做一个跟踪报道。”

他在对方惊讶的表情里深吸一口气快速地说下去:“《假面》在网上的讨论热度很高。我们很想知道您选择出演这部电影的契机,以及对于角色的解读。”

“实习生?”八木勇征说着把他脖子上还来不及卸下的工牌捞起来看,“这边的名字应该也是假的吧。这些采访应当放到全部拍摄完成以后做,现在就来跟踪不是很奇怪吗?而且我们现在有统一的媒体发言人,你们应当先联系公司。”

“……”

“你刚才说的是实话吗?如果只是想要骗人的话,我就叫警察了。”

“……”好吧,这句话是很有威慑力。中岛飒太咬咬牙,就算前辈这时候突然回来了也没办法,都走到这一步也没什么可再顾及的了,“如果告诉八木君真实情况,就能让我们继续持续拍摄吗?”

八木勇征拧起眉毛,对他提出的交换条件很是不满,生硬地说:“你先说,这不是我能够拍板允许的事——”

“我们收到了关于你的匿名爆料。”中岛飒太知道光是说出这句话就已经赢了30%,因为八木勇征的呼吸明显急促起来,“关于……你拿到这个角色的方式。我们现在不知道这条消息是独家的,还是也群发给其他人,但作为媒体,我们迫切地希望能够尽早拿到第一手资料,这对你来说明明就是保护啊。”

“……保护我吗。”

奇怪,他是不是说错了什么话?八木勇征听完他说的那些话以后脸色有点苍白。

“公众有对真相的知情权。这是带我入行的前辈说的。”

八木勇征歪着脑袋看他,情绪逐渐平复下来:“我可是不会相信媒体人的这套说辞的哦。”

中岛飒太也对着他笑:“我猜也是。不过我还是想再争取下——你认出我了,却没有跟其他人说吗?其实有更强硬的处理手段,也不用威胁我会找警察,你直接报警就可以。或者让经纪人来找我。你会寄希望于媒体吗,觉得也许好好沟通就会离开,不需要惊动其他人?”

无论看多少次都会觉得漂亮的眼睛,此刻正专注地凝视着自己。中岛飒太感觉自己的胸口有块东西坍落,跌下来变成碎片。“就像你猜测的那样,我们……我不是为了伤害你才来到这里的。”

“我只是很不擅长说服人而已。”八木勇征垂下眼睛回避,也没再重申希望他离开之类的话题。

Chapter 5

没被八木勇征揭穿,在剧组潜伏的工作自然继续进行下去。前辈反复告诉他要找有价值的线索,只是盯着拍摄现场看没有意义,“场务、道具、化妆师,都可以去问。”

“前辈有采访到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吗?”

“啊啊,那是当然。”

组里召开第一次阶段性会议,前辈无私地分享近期的收获。他最近采访了不下十五个工作人员,询问他们对八木勇征的了解。其中有一半人表示没什么交集,“只是打工而已,也没有说话的机会。”剩下的人大部分回复得比较客套,夸奖他帅气、敬业、礼貌,这些也不是前辈想要挖掘的“有价值的线索”。但是,前辈在这里使用了一个重重的转折,连带着他的腮帮子也略微鼓起来,牙齿在暗中发力,“有两位负责道具的staff说,八木勇征这个人比较难搞。”

刚才还昏昏欲睡的组员立刻来了精神,连带着哗啦啦地翻着笔记本,煞有介事地按动圆珠笔顶上的按键:“仔细说说看。”

“入组第一场戏就惹了麻烦。”前辈重述当时的情况,“那天我和飒太在外面等,所以没能赶上现场实在是太可惜了。导演本来是想拍一两场比较欢快的戏,帮助大家快速找到角色定位,但是八木花了比预计更长的时间才找准那个感觉,通过以后又拜托再来一条——导致后面要转移道具的时候,道具组压力很大,时间晚了,还被另一个场的责任导演说了。”

中岛飒太默不作声地听着,在笔记本的空白处画了一个小小的问号。

那种熟悉的感觉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胸口。

果不其然,前辈话音刚落,一位组员立刻踊跃发言:“主动跟导演提出加戏?其他的演员不是也得陪着他一起再多拍几条、延迟下班嘛。”

“这种情况其实还蛮常见哦,”另一位紧接着老神在在地说,“我之前也听说过有的演员会因为自己状态不好,一直反复要求搭档再多拍几条,直到拍到自己最好的状态为止。可是两个人的状态往往不是同步的,所以会出现这条拍得好,而对面搭档发挥不怎么样的情况。如果导演也恰好保留了这一条,开播之后就会对对面形成很大压力了。”

“只顾自己出风头、不顾其他人的类型!”

原来如此。中岛飒太忽然明白了违和感来自哪里。

他们接到了爆料,紧接着,在没有任何筛查信息来源的前提下,就沿着这个方向开始做专题了。虽然大家口口声声说这是为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揭露行业的肮脏内幕,方向是那样正确,目标是那样伟大——为了写出报道,大家都开始从结论倒推。

中学时他们数学课上做证明题,为了得到最后的结论,总是从最后一步倒推,看需要哪些条件,最后再把它和题干里的已知条件联系在一起。而当他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正确的步骤的时候,牵强附会的情况就出现了。数学老师痛心地说,“我真没想到你们有的同学,自己编定理也就算了,连现成的公式都随便乱改。”

如果……

中岛飒太抬起头来:“可是我看他……八木君后面的拍摄,演出效果很不错啊。”

“后面是后面嘛。”

“飒太。”前辈叫他的名字,“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演出效果很不错,这是大家都乐见其成的事。投入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如果最后出来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那就糟糕了。但是拍摄日程摆在那里,如果前面延迟了,后面的人也必然会受影响,自然光线、拍摄角度,有时候真的只能赶那个时间,浪费的话就得第二天再来过,这都是不必要的支出。”

“……”

“你觉得他对人很好,但演员不是光‘对看得见的人好’就可以的。”

——如果,八木勇征并不是那个应该遭受这样严厉批评的人呢?

 

因为这小小的插曲,中岛飒太就连见到八木勇征都觉得心虚。

他没忘记之前是怎么说服对方的——我们想要采访你,从结果来说,是要保护你。

又在剧组里当了两天遥远的旁观者,直到某天在候场的时候看见八木勇征就站在过道尽头,躲不过去了,才硬着头皮站在他身后半步远的地方,装作只是驻足欣赏拍摄进度。倒是八木勇征主动跟他打了招呼,“我从经纪人那里听说了。你跟其他人说是我的粉丝?”

“……哈。”对,还有这件事。

“真的是吗,”语气里明显是揶揄,“为什么喜欢我?”

又被问到这个问题,中岛飒太略略思索,给出了和之前不同的答案:“我在参与这个采访之前,在网上搜过你……听过你唱歌、看过你演舞台剧,也大致看过你以前演的电视剧。你之前的风格和这部电影很不同,不过我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成为你的粉丝。”

“你之前不是这么说的。”

“连那个都知道了啊。”

“嗯哼。”

“那重新问我,是因为想听到当时的回答吗?”

“可以吗?”

“因为你……好看又温柔?”

“那个时候我们俩也只是见过一面,”八木勇征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答,表情倒也不是高兴——虽然中岛飒太知道对方对这个回答还是受用的,明显心情好了一点——继续问道,“‘温柔’什么的,只是社交辞令吧。”

“怎么会。”

“一般来说,如果是漫画或者电视剧演到这里,‘你真的是个温柔的人呢’,下一句就是拒绝了。”

“这又不是偶像剧。”

两个人一齐笑了。

八木勇征再次顺手拿起中岛飒太脖子上挂着的牌子,低声念出上面的名字,“五十岚……这其实不是你的真名,对吧。只是为了进来采访所以借用的身份。你真名叫什么?”

“……”

见他迟疑,八木勇征将手里的工牌拽得紧了些:“说要跟踪采访,连名字都不跟我说,又不是假面骑士。”

中岛飒太举手投降:“大家都叫我飒太。中岛飒太。”

“中岛飒太同学……最近的采访进度怎么样了?我以为你会问我很多问题。”

是应该问的。所有的报道,首先要听当事人怎么说,然后才能从旁人那里得到信息。中岛飒太抬起手,将工牌的重新抽回来:“其实有很多想问的,不过——”

不过是我问心有愧,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契机询问。

“——不过你最近拍摄任务很重吧?每天的拍摄安排都很紧凑。”

“明天下雨,外景要延后。”八木勇征说,“如果你需要的话。”

什么叫我需要的话?中岛飒太愣愣地看着对方。话的意思不难理解,他拿到了采访许可,表达却很拗口,仿佛在说,“如果你不需要的话也可以不来”。“这看你的选择”。

候场结束了,接下来拍摄的内容有关于回忆,另一位演员也已经放下了杯子预备。

八木勇征轻声说:“那我先走了。”

“我会去找你的——”中岛飒太脱口而出,“你介意我和其他的人一起吗?”

 

又是十一点多下班,今天前辈已经在车里提前等他,他一边说着“对不起”一边上了车。

“明天上午没有安排,能睡个懒觉,”前辈打了个长长的哈欠,“以前没料到做这个工作这么累。”

“啊……”原本是想要问对方有没有兴趣一起去采访八木勇征的,话到嘴边却不知怎么地变了味,“不过我明天上午还有别的安排。”

“你吗?”

“对。被问了‘明天能不能过来帮忙’,已经答应了也不太能拒绝。”中岛飒太挠了挠头。

说出真相其实很容易。

本来这个专题就是他们一起负责,前辈又教导他许多,无论为了工作还是为了人情,他都不应当把前辈排除在外。说谎也不是好习惯。中岛飒太听得到脑海中那个时不时就响起的警报音,前辈对八木勇征其实持负面态度。

如果对一个人有好感、有偏爱,就无法公正地写出报道的话;

那么对一个人有恶感、有偏见,也未必就能如实地陈述事实。

中岛飒太此刻非常迫切地希望他能有个机会,先于其他人知道关于八木勇征的事实。哪怕只是早一天、一个小时、一分钟也好。在那一天、一个小时、一分钟里,他就是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不受任何外界影响地,先知道那个答案。

前辈也没多在意:“你别忘了还有本职工作。在剧组要把握住机会啊!”

 

回到报社已经过了零点,深夜的办公室里静悄悄的没有人,中岛飒太翻开笔记本,开始列明天的采访大纲。

单独拟定采访问题比想象中要更困难,中岛飒太从自己最想知道的“为什么会出演这个角色”开始发散,列了七八个关于电影本身的问题,最后才犹豫地把“你背后是否有人提携”写在笔记本的最角落。

“包养”、“金主”之类的词太敏感,问出口本身就是伤害,而他不知道应当以什么样的词汇去包裹它,才能让它看起来柔软、轻盈,不至于刺伤八木勇征。

他划下两条长斜线,删除了这个问题,重新思考措辞。

“提携”、“支持”……模糊的字眼,就像是生锈的刀,远远达不到剖开表面探究真相的效果。

“或许现在还不是问这个问题的最好时机……”他自言自语,“可是想要和他本人确认的话,也许就只有这一次机会了……”

要是他是文科生就好了。

中岛飒太靠在椅背上想,文科生丰富的词汇库里,一定能够找到类似情况的答案。

“啊,对了。如果是我们社的话,也许之前接触过——”某个念头像流星击中他的脑海,中岛飒太跳起来,开始从报社官网检索关于八木勇征的消息。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之前其实本社已经对八木勇征做过做过两次报道,第一次是三年前,那时候八木勇征出道没多久,而第二次则是在一年多以前,也恰好是粉黑争议开始围绕八木勇征出现的那段时间。

中岛飒太来了精神,决定临时学习一下之前的思路。

先从三年前的报道开始看。八木勇征作为歌手出道,本社的采访也围绕这点展开,总体来说是积极、正面的报道,问题很平和、八木勇征虽然有些生涩,但也回答得很顺畅自如。评论区大部分是来考古的粉丝,纷纷留下“好可爱”、“原来从那时候开始就有很多想法了”、“勇征君加油”,中岛飒太几乎能想象出她们幸福的表情。

不过,“诶?”这篇文章的作者名字……恰好就是前辈。

算算时间,那时候前辈应当也刚入行没多久,和现在的自己差不多。

真巧啊,刚好自己来实习,刚好采访对象又是八木勇征……

也许是我误会前辈了。中岛飒太盯着那篇采访想,他在实际工作里其实并不会显露出那样尖锐的攻击性,还是会实事求是地去写报道……

登录官网账号,职员可以从后台看到这篇文章的阅读、评论、分享数据,甚至能够定位到具体的用户ID,顺着列表找下去,甚至能够看到八木勇征的账号也同样转发过这篇文章。中岛飒太追溯到那条Twitter原文,发现他在转发里写了长长的感想,用现在的话说起来,是“充满新人美”的时期。

好可爱。

中岛飒太弯了弯嘴角,又点开了第二篇。

这篇的阅读量是之前的几百倍——这或许无法单纯用“变有名了”来解释。评论区爆发了激烈的争论,很多人笃定地认为这篇文章“揭露了”、“展示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密辛,“早就知道了”、“隐约听说过”、“反正就是这样的烂人啦”、“娱乐圈都差不多是这样”,而粉丝们则在评论区里竭力争辩“他不是这样的人”、“你们根本不了解他”、“垃圾媒体利用他的热度炒作”、“作者是谁为什么写这样的文章”,相比之下,粉丝的声音是那样单薄。

中岛飒太倒回去看报道的内容,这次没有对本人的采访,而仅仅是用“相关人士”的证词写就的。

八木勇征单独演唱会前半小时突然宣告取消,公司没有对此做出详尽的解释,补偿方案也差强人意。“相关人士”模棱两可地表示“八木本人出现了一些状况”,却也没有具体说明。接下去笔锋一转,话题突兀地跳转到近期流量明星频频耍大牌的现象,又在结尾说八木勇征的粉丝比较疯狂,而八木勇征的SNS账号始终保持沉默,并未及时约束粉丝行为。

同是记者,中岛飒太读得出来这篇文章其实处处充满了不自然的拼接痕迹,春秋笔法的现象也很明显,“耍大牌”那段文字并未点名主角是谁,却被放在两段关于八木勇征的指责之间,很容易让人理解为报社不想直接惹上名誉权官司,所以“被迫地”隐去了主语。

“怎么会让这样的文章通过终审?”

——作者栏是空白的。

中岛飒太感觉自己的心脏沉了下去。

这篇报道很明显不符合一向来的审稿调性,也不符合本社的做事风格,可是它偏偏热度居高不下。本社向来以“报道别社不敢报道之事”的行事风格吸引许多读者,也确实贡献了许多有意义的深度报道,也正是因此所有人读到报道的第一时间就相信了。

简直是在用其他人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公信力招牌背书……

转发区没有八木勇征账号的身影。本人对此继续保持沉默。

其实我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心中有个声音这样说道。中岛飒太木然地将前后两篇报道放在一起,其实答案早就昭然若揭。就算再刻意掩饰、再努力回避,写作的习惯不会改变。

可是,为什么?

Chapter 6

隔天十点半,中岛飒太敲响了八木勇征休息室的门。

八木勇征伏在桌上假寐,长长的眼睫毛垂落成柔软的弧线。或许是听到脚步声,先犹豫地睁开一只眼,确认来人身份以后才直起身,另一只眼睛也跟着睁开了。中岛飒太拘谨地在他身边坐下,出示了自己的报社工作证,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

果然八木勇征听到他报出本社名字的时候,睫毛剧烈颤抖了一下。

毕竟是专业艺人,表情控制得很好,提起当年的专访内容也依旧是笑着的。

“一个人来的吗?你上次说你是实习生。”八木勇征问,“一般情况下,不会让实习生独自担纲采访任务的。”

“唔,还有前辈……不过他因为今天有别的采访,所以不能来。”中岛飒太试探着报出了前辈的名字,八木勇征蹙眉想了一会儿,很快就把那个人和当年的小记者对应起来。

这样也没关系吗?明明本社出过对他非常不利的报道。

中岛飒太将笔记本倒扣在桌面上,周围除了他们之外没有第三个人了,经纪人也因为要安排别的工作不在旁边,这是秘密洽谈的好时机。他应当从这部电影开始着手,从没有见证过的“开拍第一天”开始确认,但此刻他最想问的问题不在大纲上,“一年多以前,八木君筹备的单独演唱会,因为种种原因取消了。这是我从本社过往的新闻报道里读到的。具体的原因,八木君方便告知详细情况吗?”

八木勇征露出意外的表情。

片刻,他低着头自嘲:“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呢。”

“你来之前其实我一直在想要怎么回答关于这部电影的内容,角色解读、电影情节介绍之类的——突然问我那么久以前的问题。”八木勇征深吸一口气,“嗯,我记得那时候应该是18天12场公演,前期都和准备的一样,进展得很顺利,但是在后半程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点状况。我突然唱不出歌了。”

“……是失声了吗?”

“做了很多检查,医生说嗓子没有问题。起初只是唱不出歌,但逐渐地说话也不能说,我失去了和周围沟通交流的办法。差不多三个月以后才逐渐恢复。”

“公司也不对外说吗?”

“歌手不能唱歌,是致命性打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也许一辈子就那样了。公司有公司的考量。”

“那你呢?你没有想过向大家解释吗?”

“……有的。”听得出八木勇征在竭力地把当初的事情说得轻描淡写,“我写过很长的情况说明,但是在我发出去之前,……已经有人替我解释过了,虽然那不是真的。”

说的是那篇报道吧。

“为了保护我,所以公司决定暂时切断我和SNS之间的联系,等我度过这段时间之后,也许负面的评论会逐渐消失,所以我那段时间都没有上网,重新回到了现实生活里。我重新思考了我是谁、今后应当怎么做,以及是不是还要继续留下来唱歌。”

“如果你都知道……”中岛飒太问,“你还会同意接受今天的采访吗?”

其实我想问。如果你都知道,本社的报道可能会再一次对你造成伤害,还会选择赌这50%的可能吗?

“是啊。本来是拒绝的。”八木勇征说,“但是你不是说了吗?要保护我。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媒体人跟我说这样的话。大家都说荣幸、喜欢、开心,没有人说‘保护’。”

“那如果结局是我也欺骗了你,我……我保护不了你呢?”

“不能唱歌的三个月里,我想了很多事。我戴耳机的时候在想,电脑把音乐转成电波,顺着蓝牙耳机信号输送过来,然后再转换成音乐,这个过程里,我所听到的音乐还是它原本的样子吗?我唱歌,透过空气这个介质,输送到台下听众那里的时候,我听到的音乐和他们听到的,是同一首歌吗?……如果已经发生过扭曲,那么我还有要唱歌的必要吗?”

“……”

“但是,如果我不唱歌的话,就没有办法让其他人听到我了。就算它被扭曲过,哪怕只有一点点能够传达给其他人也好。”八木勇征的声音很轻,但每一句话都很有力量,像是迅疾的雨点重重砸在中岛飒太的心脏,“所以我其实已经做好心理准备,无论之后的新闻报道会写成什么样,只要你真的来,坐在这里,听我说话。我会说百分之百的真话。”

“无论我来自哪里?”

“嗯。”

中岛飒太也跟着深吸一口气,决定作出同等沉重的承诺:“我也保证会把今天对话的内容百分之百地披露出去——”

“其实,对于实习生来说很难吧。没关系。”

这个人这么温柔,就连退路都帮他找好了。

 

——你看这个人,总是能够相信周围的人。他肯定是没吃过苦,没受过伤,也没有被人背叛过。

中岛飒太见过八木勇征以后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会有这样的人。

就算是吃过苦、受过伤、被人背叛过,也依旧会表现得仿佛从来没有经受过这些一样。

“无论你来自哪里”这句话听起来有点伤人吧?对于普通的媒体来说,这简直就像是挑衅,潜台词是“我对你们的工作并不感兴趣”,然而落在中岛飒太的耳朵里,则更像是一种宽慰。哪怕机会就像是芥川龙之介笔下的蜘蛛丝那般纤细易断,他也会竭尽全力向上爬,直到能够不辜负八木勇征的“诚实”的那天。

 

中岛飒太定了定心声,重新拿起自己的笔记本:“……接下来聊点关于电影和角色的事情好吗?”

“我看过你之前的作品——”微微点头算是对八木勇征的“谢谢”作出回应,“和这次的故事类型迥然不同。理论来说,您应该接到过很多剧本和角色的邀约吧……最终选择出演这个角色,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白川沈音是一个台词非常少的角色,整部电影里大部分的时候都是保持沉默的。但是又和小时候看到的黑白默片风格不同,我需要用大量的肢体语言、表情神态来表达内心想法。老实说,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就像我之前和你说的,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也不能说话——也许相似的经验令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部分的我自己。”

中岛飒太刷刷地在笔记本上列下关键词,接着问:“相似的经历对您出演有帮助吗?”

“起初我以为是有的。”八木勇征换了个坐姿,“但是当我和导演仔细谈过整个剧本,以及自己去看了完整的原版电影以后,我才发现,虽然同样是沉默,但实际上完全不一样。我的沉默是,……”说到这里他迅疾地笑了一下,语气带着自嘲,“更像是面对巨大压力之前的逃避。等我从暂时的低谷中爬起来,我才拥有了说话的勇气。而电影里,沈音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对于荒诞现实的反抗。当周围的声音太喧嚣,噪音也会变成静音,此时沉默反而会变成震耳欲聋的呼喊。——我是这样想的。当然,也不是全无帮助,至少我比其他人更擅长保持沉默,不会总迫不及待要开口念台词……这也让我把更多的精力倾注于‘沉默’本身。”

这段听起来不像是背稿。

中岛飒太一边记录一边想着。

当然了,揣摩角色心路历程是每个演员的必修功课,宣传期也会有工作人员帮忙写好发言词,他们只需要照本宣科地说出来就行。这几年流量演员们越发嚣张,甚至有人带着小抄上台,亦或者干脆随便说两句场面话就敷衍过去,虽然遭到过网民的批评,却也并未因此就从荧幕上消失。

但是八木勇征的话听起来却是相当真心的。

他之前也跟着做过几个小采访,背稿的人往往为了体现出自己的丰富情感而故意讲得抑扬顿挫,伴随不自然的断句以及慌张的眼神,视线总是飘忽向上,仿佛正拼命抢救马上要飘逸走的记忆。中岛飒太在做笔记中途曾有两次抬头看向八木勇征,对方并没有看他,视线自然地落在两人中间的地板上,语气从头到尾也比较平缓——

最重要的是,和刚才他们俩随机闲聊的口吻差不多。

“您刚才说了导演曾经和您讲过戏。他有对您提起过为什么最终敲定您出演这个角色吗?”

“……他起初是不想要选择我的。”八木勇征歪着脑袋看他继续在纸上写写画画,“这段你也会写进报道里吗?”

“如果有价值的话……”

“公司拿到了剧本,并且为我争取到了试镜的机会。当时来了很多人,和我年龄差不多的,资历更老、奖项更多的……我在所有候选人里不占优势。试镜的片段就是沈音宣告‘不想说话’那一场。第一次试镜应该没成功,只告诉我回去等消息。但我特别特别想要这个角色,于是我又找了导演一次。我跟他说,‘就算最后不选我也可以,但是我想要再演一次’。导演说,‘如果只是想演一次,为什么一定要在我面前?’”

八木勇征在这里停顿,中岛飒太也跟着“啊”了一声:“你说服他了吗?”

“那次应该是他参加一个圈内的招商活动,我在酒店大堂等他,好不容易才等到,但是他后面还有安排,要走了。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很有戏剧性……他说不用特意演给他看,但是我还是豁出去当着很多人的面说台词。那其实不是一个试镜应该有的场合,周围很吵,我念台词也没有人听得见,没有摄像机、没有布景……等我回过神的时候,导演折返回来了。他说他可以再考虑一下。”

“真的是努力地争取了呢……”

“再来一次,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勇气。”

“在那种场合,其实挺社会性死亡的吧。如果还是被拒绝,应该会觉得丢脸吧?”

“应该也不会吧,努力过了,应该不会失望和后悔。嗯……假设没发生的事是有点困难。但其实,演的时候我没有考虑过后果哦,站在那里,和‘我要得到角色’相比,‘我要再体会一次剧情’的想法占了上风。”

中岛飒太理解地点点头:“刚才八木君有说过‘周围的声音太喧嚣,噪音也会变成静音,此时沉默反而会变成震耳欲聋的呼喊’。从这个角度来说,也算是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其实我觉得你和角色之间……还是有些相似的地方的。”

八木勇征再靠近过来,辨认他写在纸上的字迹:“这些算是有价值的信息吗?”

“对电影感兴趣的观众以及粉丝,应该会很想要知道这些的。怎么?”

“原本要你挖掘的是我‘是不是用了不正当的手段拿到角色’的消息吧。和报社里原本想听到的,是不是差了很多?”

“……”

“如果其实,我和投资方、导演、或者其他的什么人关系亲密的话,会有更多人愿意读这篇报道吗?”

中岛飒太轻轻地叹气:“不要假设没发生过的事——刚才说的,全是骗我的,没错吧?”

他没等来八木勇征的再度确认,却收到了来自前辈的短信。前辈发了三个感叹号,配图是一张照片——八木勇征和导演站在酒店门口的照片。距离隔得远,正脸却很清楚,角度挑选极佳,摄影师适合明天就来报社办理入职手续。紧接着又是一条消息撞进对话框,“爆料人说今天晚上九点会在SNS上直接公开照片,你赶紧回来,我们要抢个头条。”

浑身的血液像是凝固了,中岛飒太迟迟没有从屏幕上抬头,也不敢去看此刻和自己距离只有不到三十公分的八木勇征脸上是什么表情。

Afterword

Please drop by the Archive and comment to let the creator know if you enjoyed their work!